週四.聲音專欄(每週精選) |
![]() |
【每週精選】1334情牽一線:為東馬的沙巴禱告
| |
![]() | |
聲音演繹:黎嘉晉 | |
![]() | |
|
情牽一線
分分秒秒基督徒
在馬來西亞由於地理上受南中國海的區隔有東與西馬之稱。馬來西亞宗教人口主要以穆斯林為多,人口都集中在西馬,全國基督徒人口僅佔9%。不過,由於東馬的土著信仰基督徒佔多數,砂拉越與沙巴的基督徒佔兩州的人口40%強。然而,在一個國家的策略之下,有許多西馬穆斯林來到東馬或以公務或以軍警或以教師的身份東渡,出現零星的自土著基督徒改信伊斯蘭教的現像,馬來西亞獨立半個世紀以來,本來以基督教為主的東馬土著,改教者有不斷在增長的趨勢,不過仍然有限。值得關注的是最近十年的人口統計發現基督徒人未見增長。尤其,在沙巴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因為以天主教背景的團結黨贏得政權,卻導致中央(聯邦)反樸,並引進以馬來人為主的巫統,同時也把鄰國非法移民(以穆斯林為主)漂白成為合法公民的運動,最近人口統計沙巴的這些外國公民成為本國公民人口幾佔25%強。換言之,穆斯林人口增加了許多,
與此同時,近年來,因為教育與工作的關係,東馬人口往西遷的現象在膨脹之中,因此就有許多學生或是軍警,在以穆斯林者為多的群體中,發生集體改教(Mass covertion)現像非常之多。
每個人生活在世上都有影響力,那就是我們的言行怎樣影響到別人,自己也受到別人的言行所影響。日前在聆聽了一位自伊斯蘭轉為基督徒的學者分享,很多基督徒除了主日崇拜、參加禱告會查經班之外,似乎在日常生活中就活不出或是沒讓人看得出來是具基督樣式的人。穆斯林卻是在生活言行,分分秒秒活出伊斯蘭教義的人,時時刻刻要活著影響別人。國家的憲法是其他宗教者不能向穆斯林傳教,雖然在東馬沒有明文規定卻也有許多局限。不過,另一方面,穆斯林則向其他宗教者傳教則沒有限制,因此獨立至今的宗教人口統計中,馬來人除了屬於伊斯蘭教,其他宗教欄目下都是零,反觀其他種族則在伊斯蘭教欄下數目有所增長。
伊斯蘭基本是走政教合一的路線,藉著政治的力量壯大其教義的傳播與擴散,也透過社會活動,公益事業及對人的關心而引進更多人的皈依。馬來西亞這種以穆斯林為多的國家,正如其他伊斯蘭立國的中東等國家,其最終的議程就是要把整個國家轉化為伊斯蘭國的目標。基督徒如何在大多數的伊斯蘭信徒的國度裡生存及擴展,是馬來西亞教會在今後要面對的最大的挑戰。
(時代論壇1314期2012年11月4日)
言論自由
馬來西亞衛理公會有一部行事依據的《法規》(Discipline),其中第三部社會准則的人權部份,有關公民自由標題下很清楚說明:“我們主張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出版自由及廣播與所有其他傳媒自由。運用這些自由的基本責任和理由,是完全符合真理的。"在政治生活的基本的自由與人權部份,也清楚提及:“我們認為政府要負責保護人民下列的權利:自由公正的選舉、言論、宗教、聚會和傳媒的自由……。"
舉凡民主自由的國家,言論自由是一項很基本的人民權利,不過世界各地的掌權者則都有自己不同的拿捏所謂開放度與自由度的一把尺。其實在教會的內部的言論自由空間也是有局限的。東馬大約在一百年前就有民間報紙的創辦,然而向來各種媒體都出現嚴重被操控的現像。先說國營的電台與電視台,已經成為官方或者是執政黨的一言堂工具,在野黨的聲音難得在空中傳播會聽得到。再說平面媒體的報紙,由於財團主子為老板,凡對自己無益及敵對集團的相關消息就難得聽見。有趣的是,一個財團老板無論對社區甚或國家有什么貢獻,在自己的報章會有很突出的報導,不過在另一份的報章可能隻字不提。由於大部份的報紙老板都與政治掛勾,通常以掌權者的愛惡為準繩。東
馬六大報章的老板都從事與伐木業有關行業,對於國際環保課題可以大事口誅筆伐,但地方的保護雨林、江水的污染、大園坵破壞生態等報導,卻可以完全的忽略。最近有一則消息,就是新加坡城市豐收教會的康希牧師失信案,不只區域性甚至國際性的中英等各語文報紙都以相當的篇幅加以報導。不過,有一家本地報紙卻完全沒有這則的相關消息,被封銷的很澈底,該報讀者與友人談起時,完全不曉得發生了什么事。原來該報章的老板近年來受感召參與相關聯系的教會,並開放自己的住家為聚會,其員工數百人每週都定期的前來聚會,氣氛很熱烈。
其實,在東馬在前一年的州選舉中,報章已漸開放給朝野政黨的消息。不過,在投票進入倒數的第三天,有政治秘書打電話給老總,要求不要刊登(不是要求放小)在野的新聞。這就是東馬報章在過半個世紀見怪不怪的手法。“雄心報紙膽"看來東馬的媒體的開放度及新聞從業員的素質仍然有待改善與提升!
(時代論壇1302期2012年8月12日)
隨性
一名來自大馬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律系畢業生,23歲的陳姓年輕人上網公開和女友的性愛照片與視頻,還叫網友對他們的性愛姿勢評分並鼓吹網民交換性伴侶。他還聲稱和女友想成為情色片主角,不怕網友轉載性愛照。這位被視為曾獲獎學金並以優秀成績進入新加坡就讀的年輕人,把私房事放上網,令許多人議論紛紛。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其李姓的女友,紋身刺玫瑰,肚臍穿了兩個臍環,在部落格上留言,要成為AV明星。她說和男友很享受目前所做的事,不會在意父母的看法。 她不是短片的受害者,而是心甘情願,還說:“這是我們的私事!”。她甚至形容公開自我裸露與性行為是“藝術!”。
在接受記者訪問時,兩位年輕人不覺得自己行為有什么錯。鑽研法律者卻無視自己已妨礙風化的行為,仍然以“挺刺激的”、“我們沒有什麼可失去,就算有東西失去也敢於失去”、"沒想到事情會鬧得這麼大……”。這種不成熟,又沒有智慧的談話,卻實實在在從一名法律系學生的口裡“自豪”地說出,讓人懷疑有了知識是不是等於有智慧呢?他們有沒有想到一個自律、自愛的人,做任何事之前,想到的不只是自己,還有養他、育他的父母。
隨著科技的發達,網路的方便與普及,今天一些純私人的動作,或是暗室裡的舉止,就在一彈指間可以發佈在互聯網上,世人皆知。自從陳冠希淫照事件之後,他公開認錯了,不過顯然媒體的流傳,愈禁愈窺,已成為符合人心慾念的反面教材。新馬這兩位年輕人則完全沒有悔意,隨性上網,唯恐天下人不知?
大衛王犯錯寫了詩篇51篇的懺悔詩,保羅也提及肉體兩個律的斗爭,人常身不由己,唯靠基督。今天這兩位極端前衛年輕人,近乎不顧道德與恥感,隨意把隱密的事給予公開,真應驗了世風日下無新事,人新不古卻更古。他們行勁演譯了性慾與獸性的幾希差別似乎已經相等呢!
(黃孟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